非虚构
开书店的疯狂和冷静:日本福岛访问记
吉井忍 吉井忍的二次会
4年前
有人在那里坚持开书店、继续卖鱼或开始新生活,一旦知道这些事和人,某种意义上你我也在其中。

今年三月初的一个下午,列车到达 JR 常磐线的小高(Odaka)站时,车门一开穿制服的一批男女高中生向我扑面而来,我侧身与他们相互错开下车。整个日本还在疫情中,月台上的高中生都带着口罩,但这也盖不住他们青春光彩的笑容和魄力,这一刻的活跃和我潜意识下对“灾区”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明显的对比。等我回过神来,月台上好几十个学生都被吸到车厢里去了,载满学生的电车往仙台方向开走,我拿起背包走向车站出口。


  1. 小高站风景。墙上贴的是福岛县节庆活动“相马野马追”的宣传海报,该活动传承战国时代武士道精神,拥有千年历史。窗外的大型巴士是区内一所高中的校车。

  1. 车站等候区设有辐射检测仪,显示当前照射量。0.109 微希沃特/小时(μSv/h)是在安全范围内。

小高站位于福岛县东北部的南相马市小高区。南相马市分为三个地区,最北方的鹿岛区(总面积 90 平方公里)、在中间的原町区(200 平方公里)以及南边的小高区(90 平方公里),从小高区再往南约 18 公里就有福岛第一核电站,位于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。2011 年 3 月 11 日,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地区发生的里氏 9.0 级强震引发海啸,导致第一核电站的严重损毁以及放射性物质的泄露。4 月 22 日凌晨 0 时开始,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 20 公里范围内被指定为“警戒区域”、小高区就在其中,这意味往小高区的路口都由警方严密把守,当地居民也不能进去,必须到外地避难。

一年后的 2012 年 4 月 1 日,官方解禁“警戒区域”的同时把这区域又分为三种:“避难指示解除准备区域”指的是辐射量较低、一年之内累积被辐射量低于 20 微西弗(msv),住民可以自由进入并从事工作(但不能过夜)。“居住制限区域”的被辐射量在 20-50 msv/年,住民可以进入并从事部分工作,而“归还困难区域”的辐射量超过 50 msv/年,无法归家。小高区属于辐射量较低的“避难指示解除准备区域”和“居住制限区域”,加上从 2015 年夏日开始的“准备宿泊(=可以过夜)”措施,等到 2016 年 7 月的避难指示撤销日,已经有不少住民重返家园,区内几家餐厅也马上开始营业了。


  1. 小高站前风景。

01

爱看书的鱼店老板

“避难指示撤销日是 2016 年 7 月 12 日,我的店在三天后的 7 月 15 日恢复营业、开始卖鱼了”,当地居民谷地茂一(Yachi Shigeichi)先生说道。他在小高地区经营的“谷地鱼店”是创办于昭和 28 年(1953 年)的老铺,谷地茂一先生是第三代。我是在小高站附近的书店“Full house”遇到他的,他是这家书店的常客,每周会来一两次,每次要点“海鲜芝士焗饭”。为什么是这道菜呢,谷地先生以极有亲和力的笑容回道:“因为他们用的海鲜是我家供货的,海虾、鱿鱼、章鱼和扇贝,我要知道这些海鲜的味道怎么样,也想看看客人的反应如何”。


  1. 谷地茂一先生

  1. 书店 Full house 的咖啡厅提供餐饮服务,“海鲜芝士焗饭”的浓香芝士和米饭充分融合,海鲜非常新鲜、口感极好。午餐时段来店的大部分客人都会点这份热乎乎的焗饭。

谷地茂一先生今年 73 岁,从小在这里长大,十年前的地震也当然经历过。地震前的谷地鱼店,除了卖海鲜还会为聚会等场合提供送餐服务,3 月 11 日那天也忙着准备一百多人份的菜肴,是两天后的葬礼用。谷地夫人开车到十公里远的浪江町进货,回来路上感觉到地震。那一刻谷地先生在家里,没来得及穿鞋子就跑去外面。不久夫妻和邻居一起到附近的小高工业高等学校(现名为福岛县立产业技术高等学校)避难,这所学校就在名叫“吉名”的丘陵上,离小高站步行二十分钟。从这里眺望市区,他发现站前一条街弥漫着白色的烟:“一开始以为是火灾,后来才知道那是灰尘。站前那一条街上有好多商店老铺,每家院子里有土墙仓库,那天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仓库倒塌时发生的粉尘。现在都没了,换来一批现代风格的小房子。”

到了第二天,邻居说孩子在第一核电站附近上班、那里的人开始撤离了,谷地先生听邻居的这番话才知道麻烦来了。谷地先生的母亲在鹿岛区的养老院,夫妻开车一小时去接她,在混乱中的养老院二话不说就把母亲还给了谷地先生。刚好车上还载满妻子买来的食材,五百只冷冻海虾、八条新鲜鰤鱼和三十公斤真空包装咖喱汁,他们统统送给了养老院和朋友们。“鰤鱼是我切好之后分给大家的,一共两百多片,人家可开心了”,谷地先生道。

邻居的传话还是真话,第一核电站确实发生了事故,不久小高区被指定为“警戒区域”。谷地先生带妻子和母亲离开了故乡,到一百公里外的栃木县并寄居于亲戚家。两个月后政府在鹿岛区开设灾民用的临时住宅,于是谷地夫妻从亲戚家回到鹿岛区,和其他两千多位灾民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避难生活。(※谷地先生的母亲也回到了以前的养老院。)

“临时住宅用的申请书上要填写自己的职业,我回不到自己的店了,只能写‘无业’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后来入住没多久,之前的常客给我打了电话,是个老年人,说是他吃不惯超市卖的生鱼片。那没得说,超市的生鱼片切好之后过了好几个小时才上你们的餐桌,而我家的生鱼片是你要多少就切多少,口感和新鲜度当然天差地远。后来我就开始开车卖鱼,小高区的常客都分散到不同的临时住宅区,我开车巡回这些地方,车侧面写‘小高的鱼店’,边卖鱼边一个个地确认每个邻居的平安与否。”

据谷地先生介绍,地震之前在小高区有五家鱼店,超市也有四家。南相马市附近的海域属黑潮(暖流)和亲潮(寒流)的交汇处,是一个浮游生物极其丰富的绝佳渔场,这里被捕捞的鲽鱼、比目鱼、鮟鱇鱼等海鱼因鲜度及品质极高被誉为“常磐物”(注:“常磐”是“常陆国”[相当于现在的茨城县]和“磐城国”[福岛县]的并称,常磐物指的是在这一带捕捞上岸的海产物。),受到全日本的喜爱。“离大海这么近,这里的人当然喜欢吃鱼”,谷地先生有些骄傲地跟我说道。(注: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,福岛县周边海域的部分海鱼体中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。至今福岛县各地的市场对当日卸载的所有鱼类进行筛查检测,确认其安全性之后才允许贩售,检查结果都在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官网上公开。现在日本食品安全标准规定放射元素[铯]每公斤的含量为 100 贝克勒尔[Bq]以下,这与欧盟[1250 Bq/kg]和美国[1200 Bq/kg]相比非常严苛,而在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采取的“自主标准”是比日本一般标准还要严的 50 Bq/kg,只要超标立即停售。)

避难生活中让他心疼的是家里的藏书。“核电站事故后我们是隔了五年才回到家里的,中间来过几次打扫清理,掉在地板上的那些书都变成老鼠和果子狸的窝,臭得很,没法看了。室内都变成那样,原来的房子只能拆掉,现在住的是 2016 年盖的新房。现在我书架上还有一些从原来的房子救回来的书,翻一下就有点味道,没办法。我年轻时开始喜欢看书,二十岁那年在超市上班,用第一次拿到的薪水买的也是书,立原正秋(Tachihara Masaaki,作家,1926-1980)。我是透过他的作品体会到成人世界的爱情和女人,他的书我收藏了好多初版。以前小高区有两家书店叫‘铃木惣兵卫’和‘爱真堂’,我喜欢躲在书店里看书,不去帮忙家业,经常被父亲骂,这些书店在地震之前早就没了。说回咱们刚去的 Full house,那里氛围不错、很时髦,毕竟是那么有名的柳桑(柳美里)开的店,但选书风格有点偏,漫画、杂志和我喜欢的伊集院静(Ijyūin Shizuka,作家,1950-)都没有。不过在这块地方能有那样的书店确实是件好事,客人冲着她的名气从全国各地跑过来,当然说不上带动了地区的经济活力,不过一个地方也不能没有书店呀。在那儿若找不到想要的书,你可以跟店里的人说一声,他们会帮你订,我也刚订了几本。”


  1. 谷地先生的藏书。“我喜欢的立原正秋和伊集院静都和朝鲜有关,柳桑也是,这是一种偶然,好神奇呀。”

  1. 书架上还有一些菜谱。“柳桑的书我看了一些,说白不是我的口味,但还可以吧”,谷地先生的这种坦白也是魅力。

小高地区曾经拥有 12800 人口,这数字因避难措施一旦跌到零,现在渐渐回复到 3700。从 2016 年的避难指示撤销日算起已经有了五年,人口才恢复到三分之一,而且其中接近一半是老年人,那么剩下三分之二到什么时候可以回来?我刚提了这个问题,谷口先生立刻回了句话:“不可能,他们绝不会回来的”。

“生活不方便嘛,我家是小高区第一个恢复营业的小铺,现在是有了几个便利店,但还是不够。超市也有一家,上午九点才开门,晚上七点关门,周日又休息。若你要上班、又有小孩,就根本没法买到新鲜的蔬果。这里的生活就是这样,所以有小孩的年轻夫妻就定居在周围的茨城县、栃木县或千叶县。你别以为今天是平常日,所以街上的人这么少,其实到周末还是这个样子,没人。做小生意的也一点都不轻松,我们恢复营业的那一天是来了好多媒体做报道,客人也有一百多,第二天来了五十,第三天就三十。第一年基本亏钱,现在好些了,固定顾客每天有十来个,货车司机也会来买几份生鱼片,他们回到宿舍当下酒菜。但总之生意规模比过去小了很多。”

我问他经过这里的货车是搬什么东西的,谷地先生回道:“土壤。难道你没看过校庭角落或住宅附近堆着的那些塑料袋么,他们是把那些(核辐射)污染土壤运到过渡性储存设施的,就在大熊町。司机他们是从相马市(福岛县北部)来的,离这里还有点距离,货车就停放在小高区。那些司机在车上透过无线电聊天,好像有人说这里有一对夫妻卖鱼的、说话像漫才(注:类似中国的对口相声)一样好玩,这话传开之后好几个司机成为我们的顾客。你知道么,福岛县的货车司机有个习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,他们看到对面有货车开过来,轻轻举手互相打招呼。这习惯是从那次地震开始的,大概的意思是‘原来你还活着呀、真好’。别的地方不会这么做的,所以偶尔从别的地方来的司机看到对面的司机举个手,会觉得有点怪。不过最近举手这个习惯也变少了,我是听说哈。”

02

书香满屋“Full house”

当柳美里(Yū Miri)决定卖掉在镰仓市(神奈川县)的房子、并搬到福岛县南相马市时,很多人以为她疯了,也劝说她改变主意。镰仓是颇具人文情怀的日本三大古都之一,她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四年,而南相马市还没摆脱核电厂事故的影响,生活各种环节中的核污染可能性仍令人忧虑。“你在虐待孩子”、“肯定是为了宣传,是不是电力公司给了一笔”,这些网上的攻击和谤言也挡不住她的行动,2015 年 4 月她带着刚毕业初中的儿子来到福岛县,先在南相马市原町区租了一栋旧房子,开始了全新的生活。

柳美里 1968 年出生于茨城县土浦市,成长于神奈川县横滨市,十六岁从当地名门女校退学,不久去东京并参加剧团“Tokyo Kid Brothers”做演员,十八岁主办话剧组织“青春五月党”。高中一年级退学之后她再也没去上学,在 Tokyo Kid Brothers 创办人东由多加(Higashi Yutaka,剧作家、1945-2000)的鼓励之下写出不少优秀作品:1993 年以《鱼之祭》获 37 届岸田国士戏曲奖,创造了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纪录,1996 年以《Full house(简体版译名:家梦已远)》获泉镜花文学奖以及野间文艺新人奖,1997 年以《家族电影》获芥川奖,成为日本少数三十岁之前获得此奖的作家之一。因为柳美里是在日韩国人第二代,她的获奖信息被日韩两国的媒体纷纷报道,这还刺激到日本极右派并导致签名会炸弹恐吓事件。她三十一岁生下了儿子,而长年的伙伴东由多加在她的儿子刚满三个月因病去世,柳美里依托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《命》、《生》、《魂》以及《声》的四部作品,该系列出版后不久成为百万册畅销书。

打开或下载小鸟App阅读更多

它是一本包含小说、非虚构、诗歌、档案等板块的新型文学杂志

吉井忍

吉井忍(Yoshii Shinobu),日籍华文作家。著有《四季便当》、《四季便当II》、《东京本屋》等。作品获 2016 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奖。

本期作品

赵松瞳|小说陈以侃麦克劳德的愧意|专栏杨潇长沙-益阳:不是水,想改河道?|非虚构彭浩翔不想拥抱我的人|小说伊险峰房子、生育和南方人|档案罗贝托·波拉尼奥雪|小说吉井忍开书店的疯狂和冷静:日本福岛访问记|非虚构刘宛照破地儿|小说王五四舌尖上的青楼|专栏齐东安兰江上|小说李静睿慎余堂|长篇连载郑智勇公众号|小说黄灿然当我最初阅读亚当·扎加耶夫斯基|专栏何知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蓝色日出|小说王竞三个北岛|专栏许佳九曲|非虚构Christopher St. Cavish“只不过再待一年”式生活|非虚构潘尼克大鱼|专栏顾天鹂暂停,你可以不玩了吗?|专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