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海鸟的哭泣》中,作者亚当·尼科尔森问他的搭档艾米丽·斯克拉格,为什么爱鸟类?
艾米丽说,因为它们会飞。
艾米丽还说:这种释放性的行为正是它们不可思议的地方,它们并非只进行一次,而是每个新生命在每一年的每一天都反反复复地做着这样的事情。
为了飞得更久一些,我们从七月开始会筹备推出一些新栏目,同时对既有栏目做一些调整。
i
新栏目
经典非虚构作家作品巡览。我们将采取邀请制,每月邀请国内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为小鸟读者创作一篇非虚构作品。同时重温作家代表作两到三篇。
我们希望最优秀的写作者保持他们的热情,以他们的专业表达能力和敏锐感受能力为支撑,共同记录我们所经历的不寻常的时代以及即将经历的不平静的未来。
本栏目将于秋季推出。
同时,我们继续邀请长年写作计划参与者。这里是具体要求。
ii
24 小时文学聚会。每月一篇。
相比于原来每周一篇,减少了。从 2021 年 3 月开始,共推出 52 位作家、59 部小说。其中 9 位作家推出“第二回”。在栏目推出一年多之后,我们注意到在小鸟发布 2 篇及以上作品的作者比例渐渐增加,我们为持续创作者感到高兴,毕竟这才是衡量一个小说写作者最基本的要素。同时也希望激励好的作者继续写作。
我们还会继续与彭伦老师合作“故事群岛”,读者可以看到最新出版的海外版权小说。同时在小鸟图书馆中读者会看到每周一次的经典版权小说专辑。
iii
田野中国,每月一篇。
我们与人类学家的合作将会持续。
他们已经给小鸟读者提供了很多有份量的作品,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了解这个世界。而且因为真挚,其文学意义也不遑多让。
与我们合作的年轻的人类学家给非虚构写作者带来若干启发,比如:
一,获得认识真实世界的更多方法。对于大多数从媒体和传播学入行的非虚构写作者来说,“采访”是相当重要甚至是唯一路径——“让他说话”,几乎成为所有记者手记里最爱炫耀的故事。人类学家有更多路径。
二,我们对这个世界报以一种什么样的关怀,我们媒体出身的人有时会以报道真相为名,选择以采访对象为工具,这是要认真思考权衡的一件事。
三,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件事:沉得住气。展现真实世界需要沉得住气,空间丧失殆尽的媒体写作环境需要沉得住气。是啊,你如果有每天都要飞的愿望,你要沉得住气。
iv
稳定的高质量的 Newsletter,以及更多介入性内容。
我们希望增加小鸟文学的社会介入性。一个是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,Newsletter 目前是每月四篇,未来会保持或增加。另一个是作出更多的观察。
新闻这个词不能乱用,我们国家对“什么叫做新闻”有非常严格的规定,对“什么人可以做新闻”当然也是一样。但是我们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保持应有的关注,做点应做的事情,还是可以的,“至少被记住”,“至少以它尽量真实的面目被记住”。如此方不堕入虚无,不流于犬儒。有的时候我们并非为了世事而记,而是为了保持自己应有的人性。
回到内容。目前 Newsletter 是免费的。我们也会利用更多的路径将它推向更多的读者。如我们预期的那样,看起来它是越来越稀缺的。“未来五年”,我们或许随时会增加更多的类似 Newsletter 性质的栏目。比如说——
我们希望更多读者参与。如果你认为某个垂直的文化领域内容(比如戏剧和音乐,或者你认为重要的一切文化表现形式)足以支撑一份 Newsletter,可以与我们联系,共同商议一个合适的频率和表现方式。
v
精选专栏。
我们将持续提供好看的有见解的启发读者更多思考的专栏。
继续提供有关读书,新书的介绍。新书、再读经典、先睹为快等既有栏目之外,下半年开始逐步推出新作者和新栏目。一些尚未面世的优秀作品,我们会在小鸟提供连载。
vi
借助于更多的合作伙伴,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档案栏目。
记录更多值得记录的内容。
vii
小鸟文学总得来说是一个以文学为底色的文化杂志。“以文学之名”有两重含义,一个是尽力言难言之言,萨米亚特,这是文学的弹性;另一个是追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审美。我们很喜欢的杂志《纽约客》,很难定义它是一本怎样的杂志,从本城文化活动索引、短篇小说到国际政治时评乃至漫画无所不包。它以统一的审美、标准和趣味把世界囊括其中,是为“完整的人”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小鸟也立志做到这两点。
viii
手动介绍本卷内容。
上述改变会从第十九卷起逐步发生。东北籍编辑说,应当提醒读者谨慎下单。我们觉得他太实诚了。
这期的小说家是赵松。对于疫情作品我们从来都保持警惕,警惕徒有其意,流俗于形。文字沦为表意工具。赵松让我们松了一口气,从任何角度来看,这篇叫做《猫不会掉头》的小说都是典雅之作,疫情事情的人和事沉淀下来,变成文学记忆的一部分。
田野中国这一期关注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和他们的护理者。和往期的田野笔记略不相同,这一期的主人公是缺席的,唯有他们的病症“在场”。这也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残忍之处。肉体尚存,神志已失。他们的陪伴者过着怎样的生活?
长乐路百业指南这一期也比较特殊。我们想就着一个市井街角探讨严肃的政治问题:警权。上海的封控进入 6 月之后已经变成了不均质的一块块。就长乐路而言,因为多酒吧多市井之地,反倒成了众矢之的,因此所谓的解封,在整个 6 月几乎都是不存在的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试图寻找这个制度的运行方式,当然也遇到了制度的维护者。
本期还会增加一些“再读经典”,在一些纪念日发出。曾梦龙本期还会有小鸟访谈。敬请期待。
ix
本卷封面
黑嘴美洲鹃。杜鹃科的一种红眼圈小鸟。很正的红。
x
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 info@aves.art
xi
最后回应一个读者的担心。
有疑惑的热心读者问,几乎每一期都有这个感觉。从小鸟问答,微博发言,以及后面出现的 Newsletter 这几个窗口能明显感受到编辑部的态度。我担心的是这一切是否有种“殉道者倾向”或者说是“毁灭倾向”?
我们当时给这位读者的回答:一是我们必须要去表达。否则做媒体做文学或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?二是我们应该表达自己认为应该表达的东西。三是大概我们做事也不会以网站不会被关掉为目的。如果是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做事的话,就很荒诞。
再补充一点是,如我们在前面所说,我们当然信奉“它们并非只进行一次,而是每个新生命在每一年的每一天都反反复复地做着这样的事情”,我们也希望所有的鸟都有这样的信仰和这样的能力。
我们所做的事,也无非是希望达成这样的愿望。在亚当·尼科尔森那段长长的引言最后,他引用西蒙娜·薇依的一句话:臣服于地心引力,是至深的罪过。
题图为电影《法兰西特派》(2021)剧照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