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虚构
东京歌舞伎町,最后的“妈妈桑专用”发廊
吉井忍 吉井忍的二次会
4年前
一样是喝酒,却有不一样的人生。

位于东京都新宿区的歌舞伎町(Kabukichō)是被号称为“亚洲最大”的红灯区,这块 0.3 平方公里的繁华街拥有三千家的店铺,如酒吧、餐厅或 KTV,还有三百多家会所(包括高级俱乐部和酒吧俱乐部)和超过两百家的男公关俱乐部(或称牛郎店),在这里每天进进出出的人数也相当可观。


  1. 歌舞伎町风景(摄于 2020 年 9 月)

当夜幕降临时从四面八方涌入进来的女性,无疑是最能为歌舞伎町添加色彩的主角。乍看之下她们穿着很有体面,但胸前开口的宽松度、蕾丝之下的白皙皮肤或裙子的长度,都在发出暧昧的信号,她们的化妆或指甲彩绘风格也和其他女性上班族有些差异。更明显的差别在于头发,她们头部的整饰和发型看似自然,但若仔细观察就能看出,都不是一个人对着镜子能轻松做出来的。

这就是今天的采访焦点:在红灯区做头发的发廊。战后的日本养成一些特殊的文化,其中“陪酒”也发展成了一门可观的产业,而发廊就是和在这行业里工作的女性离得最近的产业链之一。从事这行业的女性有个习惯,每天上班之前都在固定的发廊做头发(造型),不管是银座、六本木、赤坂或新宿,这个习惯如出一辙,所以一个繁华街都不可缺少针对性强的发廊和美发师。本次笔者到一家发廊,在歌舞伎町经营四十年的”Backstage.AZ“(以下为“AZ”),与美发师们聊到发廊和红灯区的关系、以陪酒为谋生的女性们生活中的另一个面貌,以及歌舞伎町的岁月变迁。


  1. AZ 的中心人物:長尾久美子(左)、中田小百合(中)和中西纪美子。

  1. 店里设有带灯大理石镜,一共十五个位子。

01

“争分夺秒”的客人们

从日本铁道(JR)新宿站东口出来,经新宿三丁目越过“靖国通”就是歌舞伎町,AZ 在沿着“区役所通”的歌舞伎町二丁目,从车站步行大约七八分钟即可到达。“区役所通”的周围属于治安比较好的地区,在歌舞伎町著名的高级俱乐部集中在这里,AZ 所在地又是一家饭店的第二层、而并不像其他美发店驻进杂居楼里。这也是 AZ 的客户——尤其是上了岁数的的“妈妈桑”们——喜爱这家发廊的原因之一。AZ 对疫情采取的举措比一般商店比较严,门口铺设消毒地毯并对鞋底进行消毒,再来逐一测体温并为手部消毒方可进入店内。


  1. Backstage.AZ 在这栋楼第二层。

  1. Backstage.AZ 门口

“不好意思哦”,在前台的長尾久美子(Nagao Kumiko)一边给笔者量体温,一边笑眯眯地跟笔者道。问了 Backstage.AZ 的来历,她回道,其前身为“Beauty Salon AZ”,由一位高级俱乐部的老板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创办,是专为在歌舞伎町上班的妈妈桑和女公关做头发的发廊。“当时的歌舞伎町可有活力呀,年轻人喜欢跳迪斯科舞,年纪大的男人带着长相出众的妈妈桑趾高气扬,就是那种时代。我是在一家高级俱乐部看前台的,人手不够的时候偶尔会陪酒,后来老板娘让我到 AZ 上班,说是她自己开的发廊,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来了呢。”

她温柔爱笑、和蔼可亲,被问及在 AZ 的职务时挥挥手说道:“也就在前台跟客人打招而已。偶尔帮人家跑腿买烟,也会端茶倒水”。而实际上,她在这里被其他两位美发师倚重的重要人物,二十多年以来她在 AZ 当掌柜,记住每一位顾客的名字就不用提,做账、出纳管理等财务也一手包办,若小姐们想送东西给夜店的客人,还能随口说出几种洋酒的名字给她们做个参考。


  1. 长尾女士在歌舞伎町上班,也一共有四十年了。

刚和長尾女士开始聊天没多久,时间在周五下午五点多,有一位客人乘扶梯到二楼,长尾女士透过玻璃门一看见就把客人的名字告诉了美发师,负责这位客人的美发师立刻站在离门口最近的镜头前。几秒后,大约在四十出头的女性快步走了进来,留着黑色长发,一身穿着彰显品质感的连衣裙,其颜色是领先于季节的淡咖啡色。她微微点头向前台的长尾女士打招呼,同时把三张钞票放在柜台上,长尾女士也快速把零钱和发票递给了她,上面已经写好了对方的名字、日期和使用金额 2200 日元。客人一坐下来,美发师轻声地对她说了几句就开始做头发,没过十分钟,客人便站起来又急如星火地溜出去了。

“在歌舞伎町,时间很重要。” 美发师中田小百合(Nakata Sayuri)边收拾道具边说。据她介绍,刚才的客人是她的常客之一,已经来了十多年,也是要求动作最快的客人。


  1. 中田女士,是位开朗、活泼的美发师。

中田女士原来在另外一家发廊上班二十年,就在 AZ 的斜对面,当时这两家互相之间视为竞争对手。两年前因整栋楼的改装这家发廊关门大吉,她才跳槽到 AZ,还带着十几位她原来的客户。“我是毕业学校后碾转几家发廊才来歌舞伎町的。第一家发廊在银座,客人都是当地经营高级俱乐部的妈妈桑,还有她们店里的女公关们,这家发廊就给她们做头发,以吹花或盘花等造型为主。现在回忆起来九十年代的景气还是挺好的,那时候在银座上班的女性们很会为自己争气、不甘落后,对美发师的眼光也比现在尖锐许多。当时我年纪还轻,面对那些老江湖的妈妈桑会紧张得很,给客人造型的时候手一滑,把卷发用的卡子刺到客人的头皮了,就这样被骂过几次(笑)”。

“大家上班的时间都差不多,有的人喝多了或睡过头了,总之每个人都赶时间,不然会迟到了。迟到就被扣款,所以她们对做头时的第一个需求就是要快。我们按照每个人喜欢的风格和当天的服装,边做头发边想发型,在十分钟内必须做出好看的头发。有的妈妈桑在家里先洗个澡,头发都还没干,带着上班用的衣服打出租车到我们的店里,穿好衣服、上了妆,再做头发就去上班,她进门来的时候和上班时的样子完全不一样,你肯定不会相信是同一个人。这些妈妈桑和女公关们每天上班之前都要来发廊,所以我们的收费标准也不能太高,做一次头发顶多三千多日元(约合人民币两百元)。一般美发店一是因为他们不习惯、动作没那么快,二是因为无法照顾傍晚集中进来的客人,所以把做头发的价位拉高,一次要收六千日元左右。就这样,在银座也好新宿也好,为妈妈桑和女公关们做头发的专业发廊都快速发展起来了。”


  1. 高级俱乐部的妈妈桑穿和服的也比较多。适合和服的发型被称为“和发(Wagami)”,以下为和发造型步骤图。(以下五张图片均由 AZ 提供)

  1. 首先要把头发分好,并用夹子固定住。

  1. 把后面和两侧的头发梳起并扎起来。

  1. 把假发团塞进后脑勺,再把头发扎好。

  1. 把两侧的头发贴在侧边上,往里面塞进假发团后用夹子固定住。

  1. 插上发簪等发饰。

“这种专为妈妈桑做头发的发廊一般不提供剪发或烫发项目,我后来还是想学多一些技术,所以换到一家很普通的美发店。美发行业就是这样,我们毕业专门学校(笔者注:类似于中国的技校)的时候什么都不会,因为学校教你的仅仅是知识,洗剪吹、烫发或染发都不是可以收费的水平。所以毕业后还得在美发店当个实习生磨练磨练。我在那家美发店上了大概一年的班,学会了一套技术,然后来到歌舞伎町。”

打开或下载小鸟App阅读更多

它是一本包含小说、非虚构、诗歌、档案等板块的新型文学杂志

吉井忍

吉井忍(Yoshii Shinobu),日籍华文作家。著有《四季便当》、《四季便当II》、《东京本屋》等。作品获 2016 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奖。

本期作品

彭浩翔不是谁都适合在碰碰车上写《战争与和平》|小说威廉·特雷弗德利马赫伦疑案|小说顾天鹂我不做三明治|专栏吉井忍东京歌舞伎町,最后的“妈妈桑专用”发廊|非虚构唐克扬展览十书|专栏顾天鹂2020留给我们的文化记忆|档案杨炼诗三首|诗歌伊险峰废墟与纪念碑|档案杨潇去我所知最好的学校|非虚构李静睿慎余堂|小说戴潍娜与杨炼对谈|档案帕慕克纯真物件|非虚构慢先生万户萧疏鬼唱歌|小说王竞苏童在威尼斯|专栏蒂姆·高特罗收音机的魔力|小说Christopher St. Cavish局外人|非虚构